360手机,360的手机怎么样?

360手机,360的手机怎么样?

1,360的手机怎么样?

360手机性价比高,高配置的有360手机Q5 PLUS 行政版配置高。

没用过!听别人说还可以!不过我觉得《安全助手》比较好用

没用过.............

2,360手机广告怎么彻底清除

使用360手机时,每次锁屏后,打开总是出现弹窗广告,如何关闭360手机开机的广告,为此本篇介绍以下方法。

1、首先打开360手机,在开机广告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横。

2、然后在问候设置页面,点击“关闭早安问候”。

3、出现窗口,再点击“生气,直接离开”。

4、这时看到已经关闭360手机开机的广告,这样就完成了。

3,360手机N4S骁龙版值得买吗

功耗低,待机时间长,不错的。

手机配置高,CPU好,同配置的手机它最便宜。

您好360 n4s手机处理器为联发科helio x20节能版,预计不会有高通骁龙652版本。

作为360N系列产品中最火爆的机型,360N4S骁龙版不仅颜值出众、性能强悍,而且拥有极为出色的使用体验。该机延续了N系列的设计元素,金属占比超过98%的一体化金属机身设计,配合独特的哑光喷砂工艺,圆形元素和对称设计语言贯穿着整个手机的设计,机身正面是一块2.5D弧面玻璃,与金属侧面机身完美衔接,整机浑然一体,质感十足。为了带来出色的性能体验,360N4S骁龙版搭载了性能与功耗完美平衡的高通最新一代骁龙625处理器,在延续N系列4GB大内存的同时,还将机身存储翻番,配备了 64GB的超大机身存储,再加上5000mAh大容量电池,为用户提供流畅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长达3天的超长续航。

4,360手机为什么不做了?

打从移动互联网概念诞生之后,360就一直想要做手机。从联合其他品牌一起做到自己组建公司做,前前后后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时至今日,360手机为什么没成?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在两次重要决策上,周鸿祎本人被人“坑”了有关。

首先就是周鸿祎受雷军的影响,一度低估了硬件开发的难度和成本。在周鸿祎的《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周鸿祎对所谓的“硬件免费”大加推崇。他认为硬件可以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然后在互联网服务上去获利。这样的决策,影响了他对于硬件开发难度的判断,从而导致360的手机硬件上很难有独家的突出卖点。

是个一两年后,周鸿祎他自己在极客大会上对外承认打脸:“硬件免费”根本站不住脚,硬件还是需要利润空间的。要不然无法平衡在仓储、技术研发等环节的支出。

其次,周鸿祎做手机还有一次被坑就是与乐视、酷派的纠纷。事情至今已经过去了多年,三方中的乐视和酷派目前也都已陷入困境,相比之下,360还是非常不错的。

然而这次事件对于一直想做手机的周鸿祎来讲不得不说是一次很严重的打击。要知道那时候已经是2015年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早就过的七七八八了,智能手机市场马上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怎么可能再给周鸿祎以从头再来的机会呢?

5,360手机怎么样?

这个真说不好,网上褒贬不一,一个人的意见做不了主,不过已经入手的顾客的评价都挺不错,给个关于奇酷手机问题反馈的网址吧,里面都是在奇酷手机使过程中的问题,http://bbs.q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745&highlight=奇酷手机想要获得更多有关奇酷手机的最新消息,可以登陆360商城官网或奇酷官网,就可以实时查看关于奇酷手机的最新动态,还有各个用户的实时体验感想。希望能有帮助。

争议买了不久就出现通话问题,维修了四次,等待了快一个月,终于申请到换新机器,结果换了新机器第二天通话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去维修点检测后确实是手机质量问题,现在又返厂换机了,不知道第三个机器会不会还有问题。360手机真不是一般的垃圾,反正以后我肯定不会再买360的任何产品了。补充:我买的是360n5s手机,在360官方商城购买的。售后也不是一般的垃圾!

6,360手机怎么样?

自从发力千元机之后,360一直以来致力于把高端机的硬件平台下放到2000以下的价位,而且每次都做得很成功——比如年初的“千元骁龙653+6GB大运存”360 N5,论硬件性能同价位无人出其右;也比如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360 N6 Pro。

由于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外观设计、硬件配置等很多元素都无限趋同,因此本期评测主要侧重于360 N6 Pro和竞品相比最能体现出差异的要点,其他“世人皆知”的内容则不再赘述。

全面屏是蹭热点还是真家伙?

对于18:9全面屏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无非两点:第一是屏幕面积能否有效利用;第二还是屏幕面积能否有效利用。这两点内容看似一样,实则不同,一个关于全面屏加成下手机的基本操作逻辑,另一个则与第三方APP的适配情况有关。

360 N6 Pro提供了屏幕底部手势和虚拟导航键Bar这两种方案来让用户实现操作,后者是什么自然不必多说;而前者的逻辑与vivo X20类似,通过在屏幕底部左中右三个区域的上滑代替了导航键,这样18:9的屏幕就能够以全屏状态呈现内容,在基本操作方面将屏幕的可利用面积最大化。

“强制适配”的副作用

第三方APP适配方面,360 N6 Pro并未提供“全屏显示”的设置项,但它强制让未适配18:9宽高比的APP在全屏模式下运行。虽然这不失为一种“傻瓜式”的解决方案,但对于部分APP来说,这种强制拉伸可能会造成内容显示不完整和缺字等现象,综合来看给个“中评”比较合适。

至于360 N6 Pro的屏幕观感问题,我们拿到的这台手机在默认状态下的白平衡有少许偏冷,但360在设置中提供了可调的饱和度、色温和对比度选项,其可调范围极广,多多少少弥补了这个不足。圆角矩形屏幕的四周有一定的暗角情况,但不细看基本看不出来。

骁龙660的性能,发挥出了多少?

高通骁龙660不是盖的,如今1699元的新机都能在安兔兔中跑出11W+的分数,这已经足够让某珠海小厂的年度旗舰机瑟瑟发抖了。

360在发布会上用很大篇幅讲解了特色功能——游戏加速器,它提供了游戏分辨率调节、性能模式、网速保护和高帧率模式等设置项,实测在《王者荣耀》高帧率模式下能够实现60fps稳定运行,在开启了“性能全开”模式后CPU调度机制更是非常激进,进入战局后从头到尾8核全开。

虽然360 N6 Pro的“性能全开”模式会造成不小的发热,但对于射手、刺客等容错率较低的位置,这一模式能够尽可能保证手机在团战时不卡不掉帧,会让你的操作更加跟手,不因为设备问题而送掉人头。

就《王者荣耀》的游戏体验而言,360 N6 Pro的游戏加速器让它足以和vivo X20、OPPO R11s这类专为《王者荣耀》做了全方位优化的手机相媲美,不得不感叹一句:真TM超值。

续航,360手机不得不提的特色

大电池这种东西,除了价格并不美丽的金立之外,好像只有360手机可以“标配”了。N6 Pro的电池容量达到了4050mAh,吃住骁龙660这种高性能SoC应该问题不大。为了验证它的真实续航能力,我们祭出了5小时超重度续航测试大法,来模拟360 N6 Pro一整天重度使用的电量流失情况。

测试完成,360 N6 Pro剩余电量31%。和同为骁龙660全面屏机型相比,N6 Pro的成绩与vivo X20完全相同;比OPPO R11s高了7%;比坚果Pro 2高了6%。

虽然360 N6 Pro在功耗优化上可能并不如仅配备3245mAh电池的vivo X20到位,但就成绩本身而言,N6 Pro的续航能力在骁龙660全面屏机型中处于上游水准,值得肯定。18W QC 3.0快充的加持,更显示出其续航方面强悍的产品力。

还有什么值得关心的?

在我们以往的评测中,拍照的篇幅一直较大——这可能和我个人比较热衷于较劲成像素质有关。但对于360 N6 Pro来说,拍照并不是重点——1600万像素的传感器搭配F/2.0光圈的镜头、破绽不少的背景虚化算法,还有360一直以来“划水”级别的调教……似乎并没有什么可说的。

本着评测文章不可缺斤少两的原则,我们还是为大家带来一组样张看一看:

【点击下列样张,查看未压缩原图】

日间一般场景

未开启HDR

开启HDR

人像模式背景虚化

夜拍1

夜拍2

平心而论,日间场景下360 N6 Pro的样张很是干净:虽然白平衡略微偏冷,但1600万像素天生的高解析力不可埋没,自动对焦也比较稳定。不过,受传感器面积限制,360 N6 Pro的动态范围表现较差,高对比度场景中画面暗部的涂抹随处可见,开启HDR后暗部亮度虽有改善,噪点却增加了不少;夜景拍摄中,由于小面积传感器、并不算大的光圈和缺失OIS等众多条件所限,安全快门被压到1/14s的360 N6 Pro基本“睁眼瞎”,只能和夜拍说再见了。

瑕不掩瑜,价格真的太猛了

和价格相近的小米Note 3、坚果Pro 2相比,360 N6 Pro的游戏性能与续航能力都是强项;和价格更高的OPPO R11s、vivo X20相比,它的价格又成了杀手锏。

纵使拍照成为了N6 Pro的短板,1699的起售价也能让它成为手机市场上的又一匹性价比黑马。毕竟很多买手机的人并不指望用手机替代相机,这款“低配vivo X20”凭借着千元级别的售价,直接杀入了千元机领域,面向着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如果你是个重度农药/吃鸡患者,360 N6 Pro就是你能买到的体验最好,且价格最低的手机产品。

7,360 手机N4S(骁龙版/全网通)哪个更好?

值得。作为360N系列产品中最火爆的机型,360N4S骁龙版不仅颜值出众、性能强悍,而且拥有极为出色的使用体验。该机延续了N系列的设计元素,金属占比超过98%的一体化金属机身设计,配合独特的哑光喷砂工艺,圆形元素和对称设计语言贯穿着整个手机的设计,机身正面是一块2.5D弧面玻璃,与金属侧面机身完美衔接,整机浑然一体,质感十足。为了带来出色的性能体验,360N4S骁龙版搭载了性能与功耗完美平衡的高通最新一代骁龙625处理器,在延续N系列4GB大内存的同时,还将机身存储翻番,配备了 64GB的超大机身存储,再加上5000mAh大容量电池,为用户提供流畅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长达3天的超长续航。

亲,这怎么比啊!一个千元机用这晓龙600系列处理器,一个是2000以上旗舰机用这高通晓龙821满血版,就耐玩来说肯定是3T耐玩,再玩个45年不是问题,如果说您现在打算买手机我建议您还是等等,因为带着新一代晓龙835处理器的手机就要发布了,到时候手机的售价应该会有所改变,360的手机一直在网络上被喷说质量不行,建议您慎重考虑!祝您新年快乐!

8,360手机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说到360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他们的电脑安全卫士,但是你知道吗?360也出过手机,但是一直都是鲜为人知,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说360手机团队解散,实则其实是360手机西安团队更换了工作地点,那么为什么360做手机,难道手机的市场真的就是这么好吗?首先我们先了解下,有哪些非专业做手机企业,开始做手机,例如360奇虎、格力等,而随着移动端的方便快捷,这块市场成了比较大的空缺,手机的研发和亮点成了国产品牌手机,而作为年轻人而言,大家一般会选择的小米、苹果、华为、Vivo、OPPO和魅族等主流品牌,而根据京东双十一手机销售排行榜来看以上品牌均在排行榜内。根据IDC发布的手机市场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这前五大手机厂商占据了中国市场87.7%的市场份额,经历大洗牌,只剩巨头在血拼,中小手机厂商拥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而这次360手机主打机型N7 pro也得到了第六名的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价格,现在很多主流手机厂商都可以走一个新的套路,除了旗舰手机和高价手机以外,都会出现一款将对同等价位手机性价比最好的手机,他们以价格低为主要出发点,其中代表机型:OPPO K1、小米8 青春版等,而360的N7 pro在今年双十一也是360主打机型,价格1000-1500元左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360手机问世于2014年,业务实体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奇酷)。2016年4月,360集团下属公司成为奇酷的控股股东。

这些都是保密的,360手机只要好用就行,不用管它的生产厂家地址。

在深圳酷派公司生产的360手机是奇虎360与酷派合资公司推出的。此前,奇虎360于2014年12月16日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智能手机行业,360公司出资4.09亿美元认购酷派旗下运营互联网手机品牌的Coolpad E-Commerce公司的45%股份,宇龙酷派拥有Coolpad E-Commerce的另外55%股份。

国内厂商大多都是订购的配件,再由厂商组装。各家牌子自行设计,然后提交模板给厂商进行订货。

360手机问世于2014年,业务实体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奇酷)。2016年4月,360集团下属公司成为奇酷的控股股东。[1]2016年6月13日,360手机召开“360手机品牌战略暨暑季Campaign发布会”,推出全新品牌Slogan——“安全·无畏”。[2][3]中文名360手机外文名360phone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智园A2栋经营范围电子科技产品董事长周鸿祎

9,手机卡顿反应慢怎么解决?_

手机卡顿反应慢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卸载不长使用的应用程序或者系统预装软件、清除应用程序缓存、检查内存,释放内存、系统升级、减少启动项、关掉后台运行的软件、通话记录、短信内容较多要删除。

手机卡顿反应慢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

1、卸载不长使用的应用程序或者系统预装软件

我们使用智能手机时往往会在一开始安装大量的应用程序,但很多基本上没使用过几次,而这些应用会占据RAM以及存储空间,所以适当地卸载是很有必要的。还有系统预装软件也会占用手机内存,使手机变快。不过卸载系统预装软件要先root,然后借助第三方软件,比如应用管家来卸载或者停用。

2 、清除应用程序缓存。

在wifi环境下,有些软件会自动在后台更新软件,更新完毕后安装包会保留在手机内存中,如果不清理,久而久之会积累很多,而且现如今手机软件安装包很大,不经意就是几百兆,这也会严重影响手机运行。

3 、检查内存,释放内存。

手机变慢看看自己的手机本身和SD卡的内存是否已满,或者占用太多,如若占用太多,请移动自己手机的相册或者视频到电脑里,或者通过清理缓存等提高运行内存和SD卡空间。

4、系统升级

手机系统对软件的兼容性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功能型软件对手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低版本的Android系统对这些软件的兼容性不是很好,这样也会造成我们的安卓手机反应慢,这样就需要我们对手机系统进行升级,更高版本的手机系统对软件的兼容性更好。

5 、减少启动项。

开机启动项太多安卓用户在手机中安装的一些软件带有开机启动的功能,这些软件不仅会占用用户开机的速度,还会占用手机的内存,这样也会造成安卓手机反应慢,解决的方法就是禁止这些软件开机时自动启动,因为安卓手机自带的功能中是没有禁止的功能,所以我们需要借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操作,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应用管家、360等软件,这些软件会对我们的安卓手机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可以对安卓手机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禁止应用启动,释放内存,让手机加速等。

6、退出应用,关掉后台运行的软件

你可能已经还没发现,一些应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偷偷运行,其中一些会在系统的通知区域保持活动,或是在状态栏上留下一个图标等等。手机的应用程序应用多了,会导致内存空间紧张,从而使手机变得很卡。这时候你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应用管家,360安全卫士等关掉后台运行的程序,来解决次问题。

7、切忌安装过多安全防护或者管理类软件。

这类软件一个足够,千万不要安装太多。比如360安全,腾讯管家等等,其功能大同小异,而且安全类软件病毒库和内核一般会有冲突,安装太多反而拖慢手机速度,适得其反。

8、通话记录、短信内容较多要删除。

很多的朋友都有保存通话记录和聊天短信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也是造成安卓手机反应慢的原因之一,小编的一个朋友经常抱怨他的手机的反应速度慢,打开短信界面和拨号界面的时候,都会卡上1秒的时间,有天小编在查看他的手机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机中居然存了4000多条短信记录以及200条通话记录,在经过将重要信息备份其余信息删除之后,打开短信界面和通话界面的时候都是秒进的速度。所以大家平时清理手机记得要清理短信记录。

10,360手机怎么样?优缺点都说出来谢谢,最好详细点

垃圾360 我手机买来到现在5个月,前面两个月还是用的以前的手机这个手机用了不到3个月就出现充电接触不良,摇一摇充电头又能冲上,就这样忍受了快一个月,越来越难找到能正常充电的位置,上网查一下发现和我一样原因的很多。越来越不行了没办法只好找维修,维修店后来给我打电话说是充电口什么线断了,说不在保修范围,要130块钱跟换。找客服客服一味说以维修检测的为准也就是说维修点说了算不管他们的事,这是一黑再黑的说法垃圾360手机质量不行推给客户,维修点在找个原因说是客户使用不当 在赚一笔黑钱,说可能是我充电插反插断了可能,反着插能插进去吗我想问,好像我们不会用手机似的。还有如果你们这个问题去维修一定要看着他拆机否则他也可以像我的一样说拆卡断了线是你的问题,那样责任推给你他又有钱挣了。找售后只会放屁一直复读一句话,最后气的我爆粗口。我要全网黏贴让大家知道360手机有多垃圾。下面是我与客服的聊天记录,扯半天也没扯出个所以然来。有用吗,360的客服只一句话,以售后检测为准。那售后是你家开的啊,他是合作的,赚了钱可以装口袋,总找原因说是我们问题。一句用户可能使用不当。可以推掉所有责任。那样就可以赚维修费了。而且价钱是他们说了算。要钱修我用专门跑你那里去吗。这就是狼狈为奸。360给他们介绍生意。过去了坑你 没商量,客户还怕去别的地方被人换零件。只有吃哑巴亏。那还三包个屁啊。不用他会坏吗,坏了说使用不当。我们又没有去弄坏它使用过程坏了不就证明是手机质量有问题吗,难道非得是买来就有问题才修!请大家远离360手机,冬天冷可以入手做暖宝宝。买之前多去网上查360手机怎么样,全是使用几个月就各种问题。珍惜生命远离360手机,N5出来没有几个月大家去天猫360旗舰店看看追评一定看追评,因为我第一个评价也是好评,看追评你会看到手机用户使用几个月百分之九十的都是差评,而且都是质量问题售后没解决,如果解决了别人估计也不会去差评了,如果就我一个人问题,那就说明是我的问题,百分之九十的追评差评,大家就知道了,接下来还会更多问题出现

质量很好,性价比当前市场最高。其性价比相对其他手机来说确实高很多。奇酷手机、N系列性价比都很高,特别是新品N5手机,配备了旗舰级的高通骁龙653芯片和6GB大内存,有1399(标准版:6GB RAM + 32GB ROM)、1599(高配版:6GB RAM + 64GB ROM,)两个价,相比其他手机,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位,。不过硬件并不是N5最主打的特性,还有独创的软件功能:加速空间可将应用常驻内存,可提升70%的应用加载速度;无限分身实现应用的无限多开;更有趣的是,N5可以同时登陆两个游戏账号,练级、开黑,两不误。自身用着360N5,不错。

.性价比。我并不是说360手机的性能多好,也不是说360手机价格多便宜。比360手机性能好的手机很多,比360手机价格便宜的手机也很多。但是完美的将“性”和“价”结合在一起的手机,360手机确实做得比较好。运存高,内存大,颜值还可以,操作系统也很优化。2.系统功能,很多“黑科技”。N5手机有fastzone,隐私系统,Infinity等等,十分实用。自己常用的软件,设定加速,打开运行速度很快;隐私系统,可以将一些私密的信息储存,只有自己可以查看;Infinity,可以支持打开多个APP,一个手机登陆2个QQ,2个微信,或者更多个微信,都可以的。十分便捷,十分实用。缺点:1.拍照。拍照的效果还可以,但是惟一有一点我比较不习惯,就是会自带拍摄时间,而且我还没有找到消除拍摄时间的方法。2.自带软件。有一些软件,是360自己预装的,比如360金融等,让我有点不能忍受的是......无!法!卸!载!其他的使用点还是中规中矩的。属于均衡水平。

发短信的时候 键盘是横着的 屏幕是竖的 你要买我建议你买黑色的 因为黑色显得屏幕比较大点本人个人观点 前天买的ks360,用了不到两天了 前天买的ks360,充了两次电前天买回来的时候里面的电已经不多了。回家玩了一会儿就关机了,充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开机1.开机的速度有点慢,比我原来那个联想差不多要慢7.8秒2.画面很清晰,侧滑盖打开以后很快就转成横向的。3.键盘摁下去有些咔叭声音4.发送短信时,这种全键盘一时还反映不过来,所以开始会有些慢。5.到现在我只用了两种格式的声音,mp3和wma,发现所有的铃声都可以做来电铃声6.播放mp3时,可以选择最小化,否则不支持后台播放。7.fm收音机可以储存11个电台,必须用耳机来收听8.后盖必须用上面一个启动键来打开,后盖拿下来感觉比较薄,看起来很脆弱。昨天周日,接拨了1小时20分钟的电话,听了十几分钟歌和收音机,还发了若干短信,到下午点就没电关机了。到现在想起这些,先写下来。价格总下来是1340(含质保卡,一张1g的储存卡)

360手机的优点上面的同桌都说了,缺点是:玩高清游戏手机容易发烫,如果不玩游戏你东西下载多了就算是只打开微信也有时会卡机

11,金立东莞工厂“代工”求生,中小品牌手机厂商洗牌潮接近尾声_搜狗...

编者按:本文来自“第一财经”,作者李娜、刘公平。36氪经授权转载。

互联网手机品牌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随着双11的结束掉了下来,这个往日里被圈内人调侃为“吹牛可以创造世界纪录”的节日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模式现在仅仅只有小米和一加冲线突围,锤子的“成都危机”以及360手机的“人事变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线上中小手机品牌的生存现状。

同样,线下的日子也不好过。被供应商吐槽“剩者也为不了王”的金立依然在重组的消息中煎熬。根据记者近日得到的独家消息,由于没能及时向工人发放补偿金,金立的东莞厂区几天前陷入“停工状态”。

负责物料管理的一名金立内部人士陈刚(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原本有2000多人的工厂目前大概剩下了300多人,主要为原来的金立供应商代工。“其中一家是誉鑫,是金立之前的供应商。在金立资金链出现危机后,誉鑫有大量货款未被偿还,在内部看来是以代工还债。”陈刚对记者说。

在今年4月份,就有金立东莞工厂遣散员工的消息传出,金立方面回应称,未来工业园将保留50%左右的员工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同时通过ODM工厂协助生产,为国内和海外市场的订单供货。

之后,围绕金立的坏消息就一直没有间断。关于重组,目前金立方面的回应依然是仍在进行。

“重组还在继续,盘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金立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停滞”的业务线

曾经希望冲击全球1亿部销量的金立在遭遇资金链危机后虽然采取了各种自救措施,但似乎也无法扭转当前的局面。

根据记者得到的消息,金立东莞厂区近日陷入“停工”状态,生产线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生产金立的产品。

根据金立东莞工厂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今年1月到6月这几个月中,东莞金立工厂先后为当地的东莞誉鑫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和东莞元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工。在代工期间,东莞金立工厂主要是帮助誉鑫加工手机壳体以及为元昌加工无人机上的主板。在这段时间里,工厂工人的开工率基本饱和,但代工费用很低。

陈刚对记者表示,誉鑫是金立之前的供应商,在金立资金链危机后,誉鑫有大量货款未被偿还,故誉鑫将东莞金立厂为其代工视为还债;其次,代加工本身费用就极低,即便收到全额代加工费也难以有效维持公司运转。

“在东莞金立工厂代加工期间,所收到的加工费用也仅能勉强维持工厂工人的饮食住宿费用而已。”陈刚表示,在今年6月之后,誉鑫、元昌与东莞金立工厂先后解约,东莞金立工厂开始进入无事可做的阶段,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工人上班往往就是打个卡,待上八个小时便下班了。目前厂区人数从原来的2000多人降至现在的300多人。

记者尝试就上述内容向金立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工业园还有600来人,全国各地客服中心200多人。重组还在继续,盘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作为自救的组成部分,正在筹划新机型上市;同时也在请求政府支持。”

据记者了解,东莞工厂是目前金立固定资产中较有价值的一块资产,价值10亿元,并且暂时处于“无抵押”状态。

这家在东莞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工厂,过去的手机年产能1亿部,拥有54条全自动贴片加工线,110条成品组装测试线,成品组装、主板生产、主板测试、印刷、相关配套设备等,是中国较大的手机生产制造基地。

今年4月,金立曾经发布工厂说明表示,对金立工业园的部分员工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还将采取“N+1”的方式进行补偿,分期支付,最长8个月内支付完毕。

“自发生危机以来,前期我们采取了引资保生产方案,现在将采用裁员降费用的方式。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金立工业园不仅保留了约50%的员工继续生产,同时还有ODM厂商协助生产金立手机,为金立在国内与海外的订单供货。”金立发言人当时对记者表示。

“但目前补偿金的发放期限也开始不停拖延,从月初拖到月中,从月中拖到月末,目前已经没有了发放期限。”陈刚对记者说。

一款手机投出了“天文数字”

“从一年20亿、30亿到300亿,这个历程、痛苦、惋惜,只有我自己知道。很长一段时间我从这个伤害里走不出来。”一名金立的前高管对记者如是说。

作为拥有16年手机行业经验的“老兵”,金立创始人刘立荣经历了手机行业的数次沉浮,对手的更新换代,但也许怎么也没有想到金立会在今年遭遇到如此重创。

有人说此前的赌债是导火索。“刘立荣此前的确在海外欠下巨额赌债,但不是在他否认过的澳门,而是塞班。”一位消息人士对记者说。不过,金立官方此前否认了赌博的事情。

对于金立的危机,刘立荣自己在早前已经给出解释,“资金链问题的爆发是因为2016年和2017年两年营销和投资费用超限所致:这两年金立在营销上开始学习OV,疯狂地砸广告、请明星代言、赞助热播综艺节目,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加上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元,两项费用接近100亿元,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

而根据记者向金立内部人士的最新了解,此前金立每年的市场费用一直在2亿到3亿元,但前两年直接在后面“加了个零”。该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一款“M2017”投出了天文数字。

有手机行业的人听完这个数字感叹道,当酷派还差几个亿就能盘活盘子的时候,金立蒙着眼睛让60亿元打了水漂。几周前,金立副总裁俞雷宣布离职。公开资料显示,俞雷于2015年正式加入金立,后升任副总裁,分管品牌营销业务。

从商业模式来看,和华为、小米不同,金立的模式是一种高度垂直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包揽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渠道的所有环节。金立早年将娃哈哈的完全代理模式引入到手机行业:一个地区只发展一个代理商,同时,这个代理商只能销售金立一个品牌的手机,以此将渠道商与金立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多年来,这种牢固的厂商一体化模式为金立产品的推广以及市场前后端的联动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在国产手机疯狂增长的功能机年代,市场反应和渠道远比“品牌”更重要,金立的“野蛮生长”也得益于快速联动的体系。

但随着手机行业红利周期结束,没有强悍的品牌基础,即便是手上拿着一副好牌,也打不出来。在寒冬之下,供应链需要的不再是抱团的兄弟,而是长远发展的合作盟友。金立虽然意识到了这点,但外界看来,对手机定位的多次摇摆和不计产出的品牌投入兴许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13年“去金立化”到“小清新”,再到2015年从“小清新”重回“商务”,金立急于证明自己的同时也让产品定位发生摇摆,追逐市场的热点却让自己疲惫不堪。分析人士表示,表面看,金立缺乏像OPPO和vivo那样的“爆品”,但实际上政策的不稳定意味着内部根本无法提供爆款的土壤。在没有销量支撑的时候,跟风式的广告投放,加速了金立的危机爆发。

手机行业十年红利结束

一边是因资金链紧张而在悬崖边跳舞的中小品牌手机厂商,一边是步步紧逼收割市场的手机头部企业,2018年的手机市场在动荡之余,似乎也在预示,手机行业将近十年的红利周期结束了。

手机行业将2009年到2013年称之为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黄金期,运营商主导下的3G红利催熟了中华酷联,而从2014年到2016年,小米、荣耀等带动下的互联网手机模式让手机行业充分分享了4G红利,手机行业的新入局者达到了历史新高。而随后以OPPO和vivo为主导的线下红利在智能机存量替换的同时被引爆,2017年开始,手机份额也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品牌拉锯战打响。

调研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显示,华为、小米、OV以及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份额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八成,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与三星等瓜分剩余市场。某种程度上看,中小品牌的洗牌接近尾声。

前不久,有消息称360在西安启动“裁员”。

360手机相关发言人随后对记者表示,此次涉及的只是工作地点调整,并非裁员或解散。公司手机业务不变,未来将会兼顾IoT,以进一步适应行业发展并增强竞争力。

“因集团业务调整,部分业务并入集团,所以大部分西安同事并入到了360集团工作。而其中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并入集团的同事,自愿选择了离职,公司则会尊重员工意见并给予补偿。”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作为手机业务的舵手,360手机负责人李开新曾经对记者表示,今年手机大环境确实比去年更加糟糕。

“现在价格战不仅仅在千元机,每个档位都在发生。对我来说,用户数是最重要的,我要保证增长,毕竟有一些厂家在消失,我们还要抢占其他厂家流失的客户,(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客户,和头部企业比,我们对利润诉求不一样,我不一定要赚很多的钱。”李开新向记者强调,留住用户是现在最看重的事情。

锤子科技CEO罗永浩也在此前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没有料到手机的衰落来得这么早。对于近期“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面临解散”的传闻,锤子官方称是在为公司加强技术团队研发实力、正在进行三地技术团队的“整合”。

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于去年8月份获得成都市国企6亿元的投资。锤子科技自2012年创立以来,资金链问题便伴随其成长时常被重点报道,而这6亿资金更是被视为锤子科技起死回生的关键。

不管怎样,中小手机品牌厂商由于市场的天花板不断压低、在研发及量产议价能力上越来越弱势,由此形成的“马太效益”越发明显。华为消费者BG的一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不管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品牌厂商,任何手机厂商都需要对局势保持清晰的认知,手机行业没有常胜将军,需要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

12,脑袋开花的全面屏,被逼疯的手机公司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作者轩窗。36氪经授权转载。

“无全面屏不智能手机”,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手机行业2018年的“年终总结”。而即便是距离2018年结束仅有一个月,手机产业的“全面屏”大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昨天,荣耀举办了一场没有手机产品的技术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即将发布的荣耀V20的诸多看点。其中之一,则是全面屏的新解决方案——屏下摄像头技术(官方称媚眼全视屏)。

有意思的是,被荣耀这么一抢,原本定档今天发布的三星Galaxy A8s也宣布提前一天发布。要知道三星Galaxy A8s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挖孔屏”(官方称黑瞳全视屏),三星在这场发布会上还打出了“强势回归,无所畏惧”的口号,试图凭借这款挖孔屏产品力挽狂澜。

三星和荣耀此次在“全面屏”领域的贴身肉搏,也为明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全面屏大战预演了一波小高潮。

回顾全面屏的演化史你会发现,自2017年掀起的全面屏之风。进入2018年全面屏全面席卷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众手机厂商已经被“全面屏”方案逼疯。今年,各种全面屏的另类方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玩家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掏出了滑盖手机的设计。

智东西在梳理了两年来全面屏的演进史、深入挖掘产业链信息后发现,表面上是这些手机手机厂商疯狂全面屏,而其背后实际上关乎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把控,更有着在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的技术博弈。

全面屏的演进史

通常意义上,全面屏手机是指正面屏幕占比达到 80%以上的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而全面屏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内持续席卷智能手机行业,则得益于通过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获得更大的面积,给用户带来两个体验上的优势: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大屏操作体验。

尽管,“全面屏”的提法是用小米在2016年发布第一代MIX时推出的,但全面屏手机最早的形态出现则是出自于夏普手机。

早在2014年夏普就曾发布过极窄边框设计的一款智能手机AQUOS Crystal,将受话器取消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不过,这款手机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却为日后全面屏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小米在发布Note2时,同步推出了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将智能手机的上下边框进行了收窄,使屏占比达91.3%。

不过,小米MIX为了追求更窄的上边框,在设计上做了极具差异化的设计——将前置摄像头放置到了MIX的右下角。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觉得这么自拍不习惯,可以将手机倒过来拍,而这也成为了小米MIX被诟病的一个槽点。

小米MIX的发布也并未引起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集体冲动,而全面屏真正成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则是从三星在2017年3月发布 S8/S8+之后。三星S8/S8+采用18.5:9的屏幕比例,将左右窄边框收窄到1.82mm,上下也做成窄边框,屏占比达了84.2%。

自此,智能手机行业正式在2017年刮起了全面屏之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被这种超窄边框,屏幕比例为18:9的设计所占领。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锤子、海信、TCL、360等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进行跟随,谷歌、HTC、夏普、LG、索尼等手机厂商纷纷在这场全面屏大战中,先后沦陷。

然而,随着去年9月,苹果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了十周年新旗舰iPhone X后,全面屏的竞争也正式被带入到“刘海屏”竞争时代。进入2018年“刘海屏”的各种翻版,比如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屏等层出不穷。

被全面屏逼疯了的手机厂商

各种刘海屏大行其道,使用户对刘海屏的审美疲劳日益严重,对新的全面屏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形之下,智能手机厂商也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进入2018年下半年,几乎被逼疯了的智能手机厂商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终于有了!此前在技术领域鲜有发生的OPPO和vivo这一次极具创新精神,采用创新式的升降结构,为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OPPO和vivo这一波攻势下,小米等手机厂商坐不住了,甚至挖出了早年滑盖手机的方案。

1、刘海屏变种层出不穷

今年上半年,刘海屏的各种变种方案,也被成为是异性全面屏,一度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

▲图中依次为:美人尖屏的夏普AQUOS S2、珍珠屏的华为Mate 20、水滴屏的OPPO R17

然而,异性全面屏的第一次出现,实际比苹果iPhone X还要早一些。2017年8月,夏普推出美人尖屏设计的AQUOS S2,比iPhone X的刘海屏面世还早了一个月。

今年5月,锤子科技的坚果R1也采用了美人尖屏的设计。而自坚果R1后,美人尖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在这一期间,像vivo NEX和OPPOFind X等新的全面屏方案出现了。

尽管升降结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受到了好评,但出于成本考虑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回到美人尖等异形刘海设计思路上,比如努比亚Z18无边水滴屏、荣耀10的“小萌脸”、OPPO R17和vivoX23的水滴屏、华为Mate 20的珍珠屏。

在全面屏大战中,异性刘海屏相比于机械结构更有着成本优势,而各家为了做差异化的“刘海”也只能在外观设计上做些文章。

不过,进入2018年下半年,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出现了,而率先迈出这一步的是蓝绿兄弟中的vivo。

2、vivo NEX——前置摄像头升降式结构

今年6月,vivo推出了vivo NEX,采用升降式结构将前置摄像头进行了隐藏,整个机身的正面无刘海,也没有开孔,屏占比达到了91.24%。

3、OPPOFind X——双轨潜望结构

就在vivo NEX发布的两周后,OPPO时隔四年重启Find系列推出了Find X,以“双轨潜望结构”将前置摄像头模块进行隐藏,屏占比达到了93.8%。

不过,“双轨潜望结构”采用的机械结构的设计,整个设计的成本也是目前机械结构类智能手机中最高的。OPPO和vivo的全面屏方案推出后,尽管创新性的设计受到了业内好评,但仍被质疑机械结构的耐用性,以及升降模块缝隙积灰等问题。

随着OPPO和vivo推出了全面屏新的解决方案,华为、小米和努比亚也随后在如何提高屏占比上绞尽脑汁,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搬出了早年流行的滑盖手机方案。

4、小米MIX 3——滑盖全面屏

10月25日,小米在故宫推出了MIX系列的第三款手机MIX3,采用滑盖全面屏,屏占比达到93.4%。两年前的同一天,小米推出了第一代MIX,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第一次提出“全面屏”概念的那款产品。

为了解决滑盖手机机身较厚的问题,小米MIX 3采用AMOLED屏幕,这种屏幕比OLED薄0.2mm,使得MIX 3的整机厚度为8.3mm。

此外,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滑盖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手滑动充当“减压神器”。

然而,并不是只有小米一家想到了滑盖式的设计,日前华为荣耀推出的Magic 2也同样才有了滑盖式的设计,并且用户可以对滑动这一动作自定义指令,比如启动人工智能生命体YOYO。

5、华为劫胡三星屏上挖空方案

出人意料的是,临近2018年的尾声,全面屏的又一新解决方案也正式露面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三星和荣耀“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举办了发布会。三星称其“挖孔屏”为黑瞳全视屏,孔径6mm;荣耀则截胡三星率先公布了荣耀V20的媚眼全视屏方案,采用4.5mm孔径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不过,两者的方案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荣耀所说,荣耀的媚眼全视屏系屏下摄像头技术,采用的是“盲孔”技术。“盲孔”的意思是只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板上挖孔。而背光板破坏之后,液晶面板区域是无法显示的。因此,外部光线可以通过屏幕玻璃和液晶面板两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

而三星采用的则是“通孔”,在打穿LCD屏幕背光板的同时也打穿了液晶显示面板,并将摄像头直接安放在屏幕玻璃之下。因此,采用“通孔”方案的摄像头和普通前置摄像头无异。不过,这种技术良品率比较低,成本也更高。

除三星和荣耀外,将在12月17日发布的华为nova 4也将采用新的全面屏方案。不过,华为方面目前没有透露是否和荣耀V20的方案类似。

在11月8日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就曾展示了4种全面屏方案,分别是:Infinity-U、Infinity-V、Infinity-O、New Infinity。此前,有传闻称将于2019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S10旗舰系列将采用这一技术,而昨天三星发布的A8s采用的就是Infinity-O这种方案。

今年11月,外媒也曾曝光LG在韩国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从专利的注释内容与设计图纸解说来看,是为了全面屏无边框手机设计的,能够实现屏幕下摄像头的技术,与三星的Infinity-O全面屏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屏上的开孔是椭圆形的设计。

虽然是临近年尾,但全面屏大战可以说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由此可以预测,明年全面屏大战的战火仍将继续,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CES和2月份的MWC都将成为全面屏大战的战场。

同时,随着柔性显示技术发展,折叠屏手机也将在明年正式进入市场,智东西此前曾发文深入挖掘折叠屏背后的产业链条(全面屏后最大手机技术革命!折叠屏背后的产业大战)。

目前LG、三星、华为等都已经公开表示明年将会推出折叠屏产品,而国内柔性技术企业柔宇科技在今年的10月31日抢先三星发布了可折叠屏手机的柔派FlexPai。相信折叠屏技术也将给全面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GfK手机行业研究专家宗清楷认为,明年智能手机产业还会出现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前置摄像头有可能会被针孔摄像头代替,目前三星、苹果等大厂已经开始了专利布局。但他也说到100%屏占比不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产品的趋势,智能手机作为消费品需要设计与市场相互妥协,屏幕如果过大,或者取代了边框,产品抗摔性将非常差。

全面屏技术到底难在哪?

全面屏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而是窄边框这一设计理念达到极致的必然结果。窄边框、高屏占比可以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所以窄边框一直是手机外观创新的重点。

然而,实现全面屏并不是换一块更大的显示面板那么简单。对于屏厂来说,更换不同屏幕比例以及异性屏幕的切割都需要对生产线进行重新排线和调整。而如果追求更极致的全面屏,那么屏幕封装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也就是小米等手机厂商常常被诟病的“大下巴”问题。

此外,在屏幕之下,全面屏方案还需要前置听筒、摄像头、指纹识别等模块进行全新方案设计,这对最终整合整体方案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1、屏幕切割工艺的挑战

首先,全面屏需要更大的屏幕,在2017年18:9的屏幕比例成为了业内潮流。而对于屏厂来说,直接切割出18:9的屏幕并非那么容易。

在此之前,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16:9的屏幕比例,而要切换到18:9或者其他比例的全面屏,则会浪费更多的显示屏玻璃基板,玻璃原厂需要重新排产线并进行工艺优化。

而进入2018年,异性全面屏之风刮起,异形屏切割问题也成为了屏厂的一大挑战。

具体来说,手机四角采用的圆角设计,前置摄像头、听筒等一些列元器件占据屏幕的位置,这些都会涉及到异形切割的问题。而异形切割会加大玻璃切割的难度,造成良率不佳,从而制造的成本也会上涨。

2、封装技术的挑战

显示驱动芯片是显示屏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这块芯片的封装,业内主要有三种方案:COF(将驱动芯片绑定在柔性电路板上,Chip on Film)、 COG(将芯片直接绑定在玻璃面板上,Chip on Glass)和COP(在 COG的基础上将玻璃面板进行弯折,Chip on Plastic)。

在18:9全面屏时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采用的是较为清薄的COG封装。但由于LCD的玻璃材质无法被折叠和卷曲,只能将与之相连接的排线延伸至手机下巴里,导致手机下巴比较大。

COF 封装技术则可以实现窄边框,原因是其将芯片绑在柔性电路板上,减少了玻璃面板的使用。但相比于COG,COF对柔性电路板的要求增加,会将增加手机的成本。同时 COF封装的温度较高,而柔性电路板膨胀系数较大,易受热变形,所以对芯片打线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采用COF技术,仍然需要留一块地方留给软性电路板,仍无法做到真正的100%全面屏。如果把COF封装没能折回去的驱动元件通过翻卷方式再折回屏幕下方,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这种封装方式就是COP。COP封装工艺可以彻底去掉智能手机的下巴。但因为需要折叠屏幕,机身也会变厚一些。

目前,苹果iPhone X和OPPO Find X都采用了COP封装工艺,将被人诟病的下巴成功去掉了,不过据说苹果的COP封装工艺来自于三星。此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曾说过,COP封装工艺对手机厂商来说并不难,重点则在于成本太高,而国内手机产品的品牌溢价远远达不到苹果的程度,也就不会选择这一方案。

3、方案整合上的挑战

上面两点说到的都是屏幕和屏幕封装问题,除此之外,在全面屏屏幕的背后,对手机的显示模组制造、电子零部件、精加工设备等结构设计提出新的编排要求。其中,包括将涉及摄像头、听筒、天线设计、软件UI、指纹识别、工艺设计、光距离传感器等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屏幕占去了手机相当大的空间,手机内部的设计需要更紧凑,这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

比如,在全面屏出现之前,智能手机使用的是传统听筒设计,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要避免在屏幕上开孔,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骨传导、压电陶瓷听筒等,小米MIX2就采用了骨传导方案。不过,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的成本相对较高。内置的骨传导器件通过屏幕震动颅骨来传导声音。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屏厂仍是全面屏的解决方案关键环节,一旦上游屏幕的技术方案成熟,下游的手机厂商都会进行跟进。而最终在全面屏领域达到产业共识,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中使用简便、整体性能好和价格合理是三个市场考验的维度。

全面屏背后的产业链相关技术

在全面屏之风下,超大的屏幕也在推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革新。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也随着全面屏的时代落地到智能手机产业内。

继苹果之后,在2018年,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将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等技术引入到智能手机产品中。

1、3D结构光技术

3D结构光技术有着精度高、功耗低、全天候、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适合进行人脸识别、支付,以及拍照美颜等。不过,由于摄像原理的原因,3D结构光目前仅限应用于前置摄像头。

3D结构光的基础原理是,发射衍射光斑到物体上,由传感器接收形变的光斑,并根据形变量来判断物体的深度信息。由于投射器发射的衍射光斑在一定距离外能量密度会降低,仅0.2m-1.2m,所以不适用于远距离的深度信息采集,这也就是需要长距离信息的后置摄像头与3D结构光无缘的原因。

自iPhone X搭载这项技术后,今年3D结构光技术在智能手机头部玩家中也全面铺开,OPPO的Find X、小米8和华为Mate 20都先后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

2、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作为最先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两年在智能手机产品上广泛使用。在全面屏之前,业内的指纹识别方案也从后置指纹识别升级与正面的HOME键集成在一起的识别方案。

在全面屏设计思路的冲击下,手机前置指纹识别方案不得不被舍弃。

于是,业内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重拾后置指纹识别方案,如小米MIX2和三星S8;另一个则是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其好处是不需要在屏幕上进行开孔。

除了屏幕内指纹识别之外,也有厂商在探索手机侧边框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等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就获得了一项电源键指纹识别专利。

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可以作为屏下指纹的新方案,超声波指纹识别理论上也能够做到屏幕内指纹识别,但问题在于,其目前的有效信号强度似乎还难以穿透显示模组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

揭秘全面屏幕后玩家们组合打法

上文说到全面屏引发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以智能手机厂商为核心,辐射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智东西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发现,在这场全面屏大战背后,手机厂商有三种不同的打法;

第一种是智能手机厂商自己“全包圆”,自己研发自己用。今年,华为推出的Mate 20系列,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而Mate 20上的3D结构光就是华为自研的算法。

第二种是通过产业链合作的方式。2017年,苹果率先在iPhone X上搭载3D结构光技术,也引领了这股3D结构光落地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苹果的3D结构光技术则是来自于其收购的一家产业链企业PrimeSense。2013年苹果砸了3亿多美元所收购了3D结构光技术公司PrimeSense。

第三种则是进行产业链方案整合。如OPPO的3D结构光技术算法运用于国内奥比中光的方案,可应用于安全支付、三维重建、AR、游戏等众多场景。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3D传感技术企业,研发了结构光、双目等技术方案。此外,奥比中光还是AI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四年时间研发了3款专用ASIC芯片。

小米8上的3D结构光则是采用了Mantis Vision的技术。Mantis Vision是一家以色列企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多项3D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2018年Mantis Visio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联美控股与以色列方面共同投资成立合资企业“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屏幕方面,有消息称苹果与三星正在进行紧密的合作。也有传言称三星不惜砸下重金承包了日本佳能旗下制造OLED屏设备的公司Canon Tokki(该公司垄断了全世界的OLED屏制造设备)三年的订单,拉大与其他屏厂的时间优势。

结语:全面屏大战正在影响产业格局

从2017年以来,全面屏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走过了2017年屏幕比例18:9,上下边框逐渐收窄的阶段。在苹果iPhone X带来的刘海屏趋势下,智能手机行业在2018年的上半年迎来了异形全面屏方案全面开花的阶段。

而在2018年的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全面屏大战迎来了新的解决,厂商们不再拘泥于或是等待苹果、三星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趋势,而是更积极主动,大开脑洞探寻全面屏新解决方案。

在OPPO和vivo率先推出了机械式升降结构解决方案后,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也深受激发和触动,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启用了早年的滑盖手机设计方式。

表面上看,全面屏大战考验的是智能手机厂商对手机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的能力,而其背后更有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全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成本把控等更深层次的博弈。

然而,全面屏的大战还在继续。日前,LG和三星的屏下拍摄的技术专利获得审批。业内人士预测,屏下拍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将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全面屏大战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节点。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360手机,360的手机怎么样?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71990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