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人力系统ihr下载,名企都用哪些ehr系统

中国移动人力系统ihr下载,名企都用哪些ehr系统

中国移动怎么总招人?

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尴尬的,中国移动怎么总招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的待遇留不住人移动原来最早由A、B、C三类员工,A类员工是正式职工,类似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具有长期编制的员工,C档是派遣类,不是和移动直接签合同的,B类是合同制员工,介于A和C之间。后来移动改制,取消了原有的A、B、C档,全部改为合同制正式员工。

所以现在移动的员工有两部分构成,一类是正式员工,和移动签合同;另一类是营业厅前台,非正式类似于外包的员工,似乎是和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移动正式员工现在的来源基本上是大学生招聘和社会招聘,非正式员工也是从设会招聘的但是中国移动早就不是原来的通信垄断企业,中国移动的待遇越来越没竞争力,一个移动的十年正式工,待遇可能还不如互联网企业3年的员工,所以移动越来越留不住人移动待遇逐年下降的原因是因为运营商的投资逐年上升,运营商的收费在逐年下降。

下面这个图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所有的消费都在猛涨,除了运营商的通信资费。中国移动一家的基站投资规模是全美国的20倍,资费却在逐年下滑,导致运营商的利润越来越差,给员工的待遇也越来越差这个问题的根因在于,过去有一大票代表西方利益的专家学者,在鼓吹中国通信垄断,希望打垮中国的通信事业,这个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4G、5G通信这种属于国家命脉的高精尖技术,是要投资才有发展的,没有资金就只能购买外国的便宜成品降低成本。

所以这些西方利益代表,成功的让部分老百姓有了误区:国外收费低覆盖好,中国运营商都是坑货。其实仔细想想,同样的收费以美国不到中国移动1/20的基站覆盖,能给用户提供什么好的移动服务?是美国运营商厚道还是中国运营商厚道呢?由于中国移动的利润逐年下滑,所以中国移动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正式员工,我们经常看到周末小区摆摊的移动员工,这些员工可能是南大或者华南理工的研究生。

而对非正式员工,经营指标的压力逼着他们苦不堪言,各种KPI考核,还有各种罚款,做的非常辛苦一方面待遇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一方面压力又大,所以移动的员工流失率很高,人才流失率更高,所以移动也在不停招人。运营商其实在中国是个没落的行业,广大群众一直热切盼望运营商资费越低越好,自己的行业收钱越多越好,毕竟人都是要吃饭的,狂投资不收钱谁也吃不消。

移动、联通、电信的区别是什么?

994年7月 中国联通成立,目的是打破中国通信运营市场的垄断1998年3月 邮电分家,形成中国邮政和中国电信,同时邮电部重组为信息产业部1999年7月 中国电信移动集团形成,分离电信移动通信业务1999年10月 网通成立,这里的水太深,不宜多讲2000年4月 电信移动分离,成立中国移动公司2000年5月 电信剥离一系列业务后,形成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2年5月 中国网通在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北方10省(区、市)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

形成电信南北拆分局面之后的,就是移动收购铁通,联通收购网通,电信买CDMA,天下三分之势已经形成简单来说,就是邮电分出电信,电信再分出电信集团和移动集团,其他乱七八糟的“通”都不是邮电分出来的。中国通信市场是一个“极具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竞争”,至于三网融合,已经宣告阶段性失败了,不做过多评论94年中国联通由原机电部、电力部(现能源部)、铁道部(知道为什么后来会冒出个铁通了吧)联合发起组建,打破了原中国邮电的垄断。

其实也不算垄断,一个负责公用网,其它负责各自专用网,比如铁路,军队,本来不冲突。我听过另外一个说法是联通实际最初是由解放军总参通信部门发现新蛋糕后军方一堆大佬联名上书成立的,真实性无法确认。98年邮电分离是电信业第一次重组,产生了原中国电信。这时的中国电信是全业务经营,但主营还是固网。几年后,中国电信一帮少壮派和知识层次较高的人员分离出来,成立了中国移动,只经营移动业务(到现在也没有固网牌照,还好前几年收了铁通可以间接搞搞)。

这次分家移动基本没得到什么固定资产,不过人力资产质量要明显高于电信,又刚好迎头赶上世界潮流,几年功夫中国移动就远超其他几大运营商。99年多方投资(铁道部又在其列)成立网通中国,主要搞骨干网建设,所以请了田溯宁当CEO。之后几年是眼花缭乱的各种利益博弈导致的资本运作,什么小网通、网通国际,让人实在搞不清楚(田溯宁在这个过程中被排挤出局)。

直到2002年第二次电信重组,原中国电信被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方10省加上中国吉通并入中国网通。两方经营范围逐渐一致,越来越敌视,相互拆台,工作人员互砍电缆不说,还限制对方网络接入,并且分别成立网通南方和电信北方渗透对方市场。那些年无数网站被“南北互通”问题搞得郁闷无比,南方用户访问北方网站比美国网站还慢,北方用户访问南方网站也一样,以至于很多网站不得不专门为网通和电信各架一台服务器。

这个问题现在好像也没根本解决。这期间几大运营商差异已经很明显了。中国移动只有移动业务,但搞得风生水起,稳居老大位置。中国联通是全业务经营,而且有两张移动网络,但都经营不怎么样。中国网通只有固网业务,但借助宽带发展势头不错。而原中国电信一面抱残守缺,一面眼红几个分家出去的小弟,于是除了和网通互砍之外,竟然憋出来个政策擦边球-小灵通。

因为没有移动牌照,电信把快要淘汰的日本技术PHS引入国内,跟固话绑定,变相搞移动业务。当然,后来收了联通的CDMA这个就废掉了,不知道多少亿重复建设打了水漂。基本上那段期间就是中国电信业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版图快速变幻,让人应接不暇。终于到了2008年,电信业第三次重组。联通合并了网通,加强了固网业务,然后把CDMA网络分给电信,自己不再玩双手互搏,专心搞GSM并升级到WCDMA;电信终于有了移动牌照,而且还有了海事卫星;移动收了铁通算是间接有了固网业务,可悲剧的是之前势头太猛被发了个国产的TD-SCDMA牌照,3G业务基本残了。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怎么构建生态?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构建生态的确是困难根据最新消息,谷歌与华为彻底决裂,把华为新手机移出白名单,普通用户很难自行安装谷歌GMS服务了。虽然安卓是免费开源的系统,华为还可以使用,在国内虽然很少人用谷歌的应用商店,但对于国外用户来说,没有了谷歌GMS服务,等于装不上各种各样的APP了,他们对华为手机就会失去兴趣。

安卓用不了,华为只能加快速度把鸿蒙系统(HarmonyOS)应用到手机上了。就算再困难,路还是得走下去。与谷歌决裂后,华为路在何方?安卓是别人的,别人不让用,你也没办法,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在2019年8月的时候华为就发布了“备胎”鸿蒙系统(HarmonyOS)进行应对。做系统容易,但培养生态链和培养用户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

如果安卓可以使用,我相信华为也不会轻易的把鸿蒙系统(HarmonyOS)应用到手机上。但以目前的状态来看,华为应该会放手一博,很快就会推出鸿蒙系统(HarmonyOS)的手机。华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会成功吗?成功与否,没人可以这么下结论,只能让时间见证。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的市场,如果能够在国内得到普及,再慢慢包围国外市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初华为从定制功能机业务转型到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业务也是非常的艰难,但还是成功了。如果鸿蒙系统真得好用、真的流畅、真得兼容安卓的APP,我相信大家应该不会抗拒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我也希望华为能够走出困境,希望华为能探索出一条民族品牌可以走的光明大道!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与学习的乐趣!关注我,成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学习记得点赞和评论哦!非常感谢!。

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荡浪观点】受邀回答问题。以一个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的亲身经历,来分享在中国移动的工作体验。总体来说:累并快乐着。一、工资低一个普通的网络口员工,在扣除五险两金之后,一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块钱。由于中国移动都是按国家的标准,购买五险两金(其中企业年金可以选择不要),所以扣了之后工资低到你怀疑人生。

如果你偶尔听到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吃着一碗泡面,嘴里讨论着几百上千万的合同。没错,你没听错。就是这样,虽然管理的费用多,但和员工工资无关。二、工作压力大1、24小时电话通畅网络口的员工必须保持24小时电话通畅,如果未接到电话,也必须在30分钟之内回复。电话没有关机,没有静音一说。网络口的故障随时影响成千上万的用户,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选解决故障。

一天上百条的故障短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天打四五个小时电话,能让耳膜发痛。2、自己负责的工作能随时汇报进度员工负责的工作,需要你在任何时间,领导只要一问,你就能回答出最新的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后期的解决建议。当然,你仍然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办公软件操作能力。3、检查多重要岗位的员工,所涉及廉洁风险或嵌入式风险检查实在太多。

上半年自查或者内审部检查,下半年就是集团巡视。从公司内部纪委组织的检查到中央巡视组的检查,一年有太多的时间都会处于这样的紧张之中。4、工作压力大说这么多,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压力来自KPI。也就是从集团公司到最基层的员工,都是围绕着KPI来开展工作。以我的工作为例,就是千方百计地提升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感知,提升客户满意度。

其他工作再好,再出色,没有好的KPI无任何价值。三、协作通信行业以外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进行激烈的竞争,相对来说是市场口的。几个运营商在网络口仍然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特别是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几家运营商网络口的同事都是会相互帮助,配合建设,恢复网络。四、自豪作为一个中国移动网络口员工,也能感受到一种自豪感。

特别是出现灾情之后,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地帮助当地恢复通信的时候,当地老乡诚心感谢我们的时候,真会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是的,我们不喜欢穿国家应急通信的工作服;但是我们穿上应急通信工作服,带着卫星电话进入灾区的时候,我们就是自豪的逆行者。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在中国移动网络口工作员工的体验。我是荡浪,喜欢我的观点可以点赞或者评论哟;喜欢我,可以点击关注@共谁荡浪 。

拥有10年以上的手机号,139的手机号,你们还在用吗?为什么?

看到这个题目,我还认真地掰着指头算了算,到今年,自己一直在使用的139的移动号已经有20个年头了。现在依然没有换号换卡,倒真没考虑过面子不面子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日久生情吧,对这11位数字的排列组合印象太深刻了,已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其次,中国移动的信号相对来讲,要强一些。记得十几年前因为家装宽带,被送过一部电信的手机,那个时期总感觉电信的信号有点差,所以就再也没有动过去更换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念头。

第三,自从启用现在139的号码以来,它已成为我生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工作同事都留存的这个号码。和TV出来后,我又用绑上了这个业务。另外,不论是我的工资卡、社保卡、银行卡、保险、微信等等,凡是要填列个人信息的所有业务都是绑定的这个号码。现在要更换一个电话联系方式,成本太高太高。也没时间去折腾,反而促就我成为了中国移动的铁杆粉丝。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中国移动人力系统ihr下载,名企都用哪些ehr系统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71697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