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刊备选)又见桑葚红|潍水(山东)

(纸刊备选)又见桑葚红|潍水(山东)

本文由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号ID:wxsdwk)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8194期

又见桑葚红

文/潍水(山东)

星期天,趁着太阳还不是很热,一大早就带着外孙来到潍河湿地公园游玩,当走到公园东侧靠近潍河边的一片芦苇荡时,在护坡上看见了几颗零星分散而又长势茂密的桑树,枝丫上结满了红色的桑葚,有的还呈紫色、黑色,风儿轻轻吹来,桑叶起舞,桑葚微颤,放眼望去,像是过年时的彩灯挂满了枝头,我的思绪也不禁又被带回到了童年,带回到了生产队场院里那几颗高大的桑树上。

记得那时候每个村子是一个大队,每个大队又分成几个小的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各自的场院,主要用于生产队的牲畜饲养和粮食作物的脱粒晾晒及存储。每到麦收时节,生产队就会提前组织人员把坑坑洼洼不太平整的院子用犁先浅浅的翻一遍,然后再均匀的洒上水,洒水可是个技术活,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泥土就会板结,压不瓷实,少了又不起作用,不能使场院出光,这个活一般都是交给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去做,之后再扬上一层已经粉碎的很细的麦秸,等水被泥土和麦秸完全吸收后,再用人拉着石碾子反复滚压,直到最后光滑如镜。等一切收拾停当,场院就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场院西边靠近院墙边的那几颗高大的桑树就成了我们最好玩的地方。一放学,小伙伴们不顾的回家,就成群结队的来到桑树旁爬上爬下的摘桑葚。桑葚是长圆形的,浑身长着小刺,当它熟透以后,小刺就变软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流汁淌液,一种甜滋滋的味道渗到心底。胆子小的,就只能摘伸手可及处的一些青色或红色的,因为摘得人多,很难遇到紫色的或黑色的,吃起来甜中带酸,没有太多的汁水。胆子大的,就勇敢的攀到高处摘一些熟透了的,我们那时管它叫“桑粒”,等大些了才知道它的学名叫桑葚。别看它的形状像一个个胖胖的毛毛虫,颜色黑黑的,可吃起来味道好极了,对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也许不屑一顾,可对我们当时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农村孩子来说那绝对是一顿美美的大餐,记得那时的我非常敏捷,总是能摘到高处一些熟透了的桑葚,除了连枝折断抛给树下的小伙伴们吃外,自己还常常不舍得吃,把一些熟透了的桑葚放进衣兜里带回家给弟弟妹妹们吃,因为挤压把衣服都弄脏了,回家惹得娘好一顿数落。

说来奇怪,虽然我们年复一年肆无忌惮的掠夺着桑树辛辛苦苦结出来的果实,可它却毫无怨言,来年仍是茂密的树叶,累累的硕果陪伴着我们成长,看我们在它的身旁嬉戏打闹,看我们一年年长高长大,就像慈祥的老爷爷呵护着他的孩子们幸福安康。

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现在生活好了,曾经的场院也早已盖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记忆深处的那几颗带给我欢乐的桑树也不知了去向,可不知为啥,每到麦收时节,每每看到挂满枝头或集市上出售的桑葚,我的思绪总是又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到了我清贫却又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童年。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任汉海,笔名潍水,山东昌邑联通公司工作。热爱文学,勤于写作。有原创文学作品在《文学时代微刊》等新媒体发表。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纸刊备选)又见桑葚红|潍水(山东)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43181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