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济南(8):撸串

漫话济南(8):撸串

原标题:谈济南(8):川川

对于今天的济南之行,有些担心,不是因为业务本身,而是因为现在的“限制”——一个北京的“身份”,6月13日又一次北京之行。

登机前,山东健康码显示绿色,而申请码变成“黑色”。

能够离开上海,但是能不能回上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航班,提前到达-最早的航班和最晚的航班都有更多的提前。我不喜欢迟到,但我会尽力容忍甚至接受别人迟到,但我会计算下一次的时间成本。

工作很简单,但“吃”却不简单。朋友特意选了“烹饪”。

一直听说济南的“串串”,但没亲自去过。一个是执着于吃什么——我很少为食物奔波;第二,我不喜欢浪费时间。“逛街”给人的印象是,我需要足够的“闲暇”在路边摆摊,就像钓鱼一样;第三,没有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

在济南,BBQ的意思是烧烤,也就是烤肉串。人类对烧烤的独特感情可以追溯到烧烤文化。“烧烤”一词起源于“烤”的烹饪技术,而济南的真正兴起始于1986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春节晚会上吃羊肉串。

济南人用“鲁”让他们吃串在钻子上的肉,增加了他们幽默、朗朗上口的生活情趣。

“串烧”的盛行,有着更深层次的饮食文化指数。虽然有人质疑它的卫生状况,但它的经久不衰——甚至在新冠肺炎入侵人类居住的地球时——必须是有道理的。

在济南,如果你没有串游,你就不是地道的济南人。当地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希望能在天堂飞翔,一箭双雕胜过济南的烧烤”。

热情好客的济南人用烤串迎接远方的客人——虽然在济南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烤串在济南人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星级酒店的接待。似乎不让客人品尝济南烤串,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也无法表达没有烤串的深厚情谊。

朋友带我去了“老金家烧烤”,一个不起眼的卷首——藏在停车场的一个角落里,让人感觉豁然开朗——像走进了武陵源。

虽然还是那种“地摊模式”——一张小方桌,几个小马扎,但也挺整洁——像个停车场。

俏皮的广告语:“吹黄沙始于金/乐在老金”

“每吃一串/我们的钻头,你就离/绕地球十圈近了一步”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啤酒开始喝”

问我爱不爱吃羊肉串/或者吃/我爱你。

付款:济南陆川文化研究所

我没有喝啤酒——很遗憾,但是我做了30多串,这是一个记录!

一个烧烤“广场”——其实就是一个烧烤店,每天营业额近10万,毛利40%以上。其年净利润远高于一些上市公司,但很少有上市公司的老板关注过这种业务。也许他们在青春里也曾流连忘返,但他们已经“变大了”——变大的不一定是“利润”,而是他们的心变大了。

现在重启“地摊”经济,应该重温一下地摊的感觉——一分钱一分货,风轻云淡。

全国各地,他们还是不喜欢北京人,选择最晚的航班回上海。

机场安检人员问是不是去过北京,不习惯撒谎。据实,他们已经回北京了,但是有一份核酸检测报告。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享受着“国宝”般的待遇——机场工作人员亲如仇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

牛恒刚:2020年6月23日,上海-济南-上海回归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漫话济南(8):撸串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39263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