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从哪里来?“粤人”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古时候广东被称为“粤”,广东人被称为“粤人”,由于地处偏僻的南疆,广东地区历来被中原人士所轻视,直呼粤人为“南蛮”。曾几何时,全国人民开始关注广东和广东人呢?据笔者愚见,大约有两次。
一次是在辛亥革命前到二次革命期间,那时的广东是全国革命发起的暴风眼,无数仁人志士从这里出发,探索救国兴国的道路。再者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改革开放以广东为试点,建立经济特区,掀起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浪潮。本篇就以广东人为主题,探讨广东人和粤文化的渊源。
一. 广东人的来历
1.史前的广东人
距今几十万年前,智人的生活印迹就已经在广东地区出现。在云浮市郁南县磨刀山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许多石制的斧、镐、刀等器物,说明在石器时代广东就有人类的存在。
最直接的证据源自粤北曲江县马坝镇的考古发现,在一个名为狮子岩的洞穴遗址里头,人们找到了一块距今约12万年的古人头盖骨化石,同一个洞穴还挖掘出剑齿虎、剑齿象、熊猫、貘、鹿和野猪等近二十种动物的骨骼化石。
除此之外,在高明的古椰贝丘、英德的青塘以及珠江口附近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表明,远古时代广东人的先民们就在南粤大地与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2.百越族中的南越人
先秦时期,分散在我国东南沿海附近大大小小的部族被称为古越族,由于支系很多,又名百越。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而在广东地区的支系是南越,“越”与“粤”是谐音,这就是广东被简称为“粤”,广东人被称为“粤人”的由来。
战国末年秦王朝统一中原之后不久,又挥师五十万征服南方百越各族。为了巩固在南方的统治,负责征伐的秦军在岭南地区落户,秦帝国在两广地区设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这三个行政区,其中现在广东的大部分的地区就隶属当时的南海郡管辖。
与此同时,帝国又迁徙大量的人口来到新的领地,其中以商人和织女为主,他们的到来给南粤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至此,粤人也正式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头。
3.历朝迁徙对广东人的结构影响
在中华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因政治逼迫、躲避战乱、营谋生计等缘故,多次自北向南迁移,这对广东人的人口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是两晋南北朝时,大批中原人为避战乱迁到长江以南;接着在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汉族的一些支系开始南迁,经由江西、福建进入广东;再到南宋时期,大量移民相继南下逃难。
最后在明末清初,受限于人口激增和环境资源短缺,客家人举族向两广纵深迁移。在这些人口迁移的影响之下,使广东人口结构逐步形成了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福佬民系和客家民系。
广府人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秦军在当地建立政权后,中原移民与古越族通婚,后裔分布于珠三角及西江流域一带,可以说他们是现存最早的居民代表。福佬民系指的是现在的潮汕人一族,他们的前人先由中原迁徙到福建,再由福建迁徙到广东,生活在粤东沿海的潮州、汕头一带。
由于在福建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潮汕人带有福建民俗特色。客家人是三大民系中最晚进入广东的一支,由于富饶的地区都已经被广府人和潮汕人占据,他们只能在偏远山区安家,对客家人的聚居地,有着“八山一水一田”的说法。
二.浅谈粤人的物质文化
1.绚丽多彩的衣着文化
秦王朝决定经营南方百越之地而征调的移民队伍中,包括了1.5万的单身女性。这些人将中原地区成熟的纺织技术带到了相对落后的南方,加上岭南地区适于桑蚕养殖,令这一地区的织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汉代墓葬出土的丝织品来看,当时南粤的纺织技术已经能与中原媲美。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着种类繁多、工艺精湛的丝织品,其中有种叫“超细绢”的织物,是目前所见汉代经纬密度最高的丝织品。
除了织物之外,古代广东地区的绣工技艺也自成体系,即“粤绣”。它与苏绣、湘绣和蜀绣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特点是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
粤绣又分为广绣和潮绣两个流派,分别出自广府和福佬两个民系。广绣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等图案。潮绣则喜欢使用金丝线,看起来金碧辉煌、鲜艳夺目。这些传统技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仍被列为中华衣着文化的珍品。
2.粤菜,口味丰富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无论说到哪里的文化,饮食这个命题总是绕不开的。广东菜就是粤菜,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特点是所选用的食材比较多,所以烹饪出来的菜也口味多变,花色繁多。而在三个民系当中,饮食有各具特色。
首先,平常大家说广东人什么都吃,其实指的是广府人。广府人传承百越祖先的生活习俗,因此蛇虫鼠蚁,来者不拒。《淮南子·精神训》有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
在珠江流域一带的水稻田里,生长着一种名叫“禾虫”的生物,其体态貌似蜈蚣,外地人见了直呼“恶心”,唯广府人视其为上等佳肴。“烧禾虫”乃是一道盛名的粤菜。
潮汕人对食物追求极致,讲究食材的新鲜度,喜欢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沿海而居的他们对海鲜情有独钟。潮汕人对海鲜的烹饪多以白灼、清蒸和浸汤为主,吃的时候再佐以酱料或完全不用酱料,极大地突出海味之鲜美。近几十年来,牛肉开始深受潮汕人喜爱,像牛肉火锅、手打牛丸等吃饭成了潮汕美食的名片。
客家人长期居住在山高水冷,地湿雾重之地,又因他们常于山间田间劳作,耗体力且出汗多,故其饮食呈现出“咸、烧、肥、香、熟、陈”等特点。
咸和肥的食物能提供足够盐分和热量;烧、香、熟指的是烹饪方法多用煎炒,使食物带有温热的特性,从而达到驱寒的功效;而所谓陈,就是指食品的腌制工艺,主要目的是利于存储。具有代表性的客家菜有盐焗鸡、梅菜扣肉、酿豆腐等等。
三.粤人非物质文化的形成
1. 粤人的文教
粤人中广府人的先祖要么是土著,要么是军士,要么就是工商从业者,文化教育的氛围本就没有中原地区浓厚。后来这种情况随着陆续迁入广东的移民的增加而得到改观。
尤其是客家人,原先大多都是中原的望族,素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而客家人的祠堂,既供奉先人也供奉孔夫子,集祭祀和讲学之功能于一处。正因为有这样源源不断地活水注入,才使得南粤崇尚文化的学术风气开始盛行。
另一个促进文化教育开展的因素是广东在古代属于蛮荒不化之地,也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官员的贬谪和流放之地。在这些被贬的官员之中,不乏贤人名士。当年被两次贬官到阳山县和潮州的韩昌黎,在任期间心怀百姓,当他看到岭南地区文教废弛的状况,便决心振兴当地教育。
他不仅举荐人才为师,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资助办学。在他的大力扶持下,潮州地区百年无人中举的情况得以改变。此外还有像苏东坡、刘梦得、汤显祖等一大批名流也曾遭贬至岭南为官,他们的到来,对南粤地区的文教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在以上两种因素的合力之下,南粤崇儒尚学的格局大有改观。到了明代陈献章创立了“江门学派”,培养出一大批儒学名家。其弟子湛若水继承老师衣钵后四处讲学,建立书院40多所,让岭南书院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这之后又涌现出屈大均、宋湘、黄遵宪、林风眠等诸多英才。
2.方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通过一个地方的方言,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特点。由于古代广东三大民系各自为族,因此三系的语言区别很大。广府人的语言叫“粤语”,也被称为“白话”,是古越语与古汉语的结合语种。
潮汕人的先人在来广东之前曾在福建地区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其语言“潮汕话”与福建方言非常相似,因此潮汕人所在的族系又被称为福佬民系;客家人进入广东地区的时间较晚,其语言“客家话”是最接近现代汉语的广东方言。粤语、潮汕话和客家话是组成广东方言的三大语系。
几乎全国外地人都有同感,粤语是中国最难讲的方言之一。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行的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音调,而粤语竟有九个之多,所以不是土生土长的粤人说起粤语会很不习惯。粤语成型于唐宋,到元朝时已是一地方言。
由于地处南疆边陲,因此北方和中原地区的朝代更替和语言变迁对广东地区的影响甚微,故此粤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征。我们且看唐代诗人王摩诘的一首五言绝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人作诗已开始严格遵照诗韵格律,在句末必押韵。
从上面的例子看,按现代汉语的发音,“声”与“惊”字并不同韵。但要是换成粤语来读这首诗就会发现,“声”与“惊”字韵是一致的。在《平水韵》中,“声”与“惊”同属下平“庚”韵,所以,唐人在念这首诗时,使用的语言应该和现在的粤语差不多。
四.结语
生物学家在研究澳洲生物种群后指出,由于没有外来物种干扰和气候保持稳定等因素,使得澳洲有袋类动物得以保存。人类社会也同样遵从这个规律,历经两千多年人口和文化的融合,广东地区形成了鲜明的人口结构和独特粤文化。
但这些还不是最后的结果。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量的外省人来到广东参与经济建设,他们当中有些人选择在当地定居,成为新广东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还可能会有境外人士加入到这个行列。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粤人的概念会被重新改写,粤文化也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岭南历史》
《大话广府》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35788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专业介绍_河北
- 12.2023东华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13.烟台城乡建设学校2025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对象
- 14.湖南工学院是什么样的大学(附王牌特色专业)
- 15.湖北高考专科分数线汇总(2012-2022年)
- 16.校友会2025北方工业大学专业排名
- 17.2023河北工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参考)
- 18.济南三中(领秀校区、市南校区)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19.2023年青海高考分数线(2025参考)
- 20.西安欧亚学院学校代码是12712(学校代码)
- 21.2023中国海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2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网址
- 23.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介绍_山东应用英语的
- 24.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哪些专业,定西师范高等专科
- 25.2025盐城护理学校有哪些盐城护理学校名单一览表
- 26.飒爽英姿,2021年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学生军训风采
- 27.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_宣城招生网
- 28.邦博尔渭南招生网_渭南招生信息_渭南招生考试平台
- 29.安徽马鞍山中考分数线(2022)-2023年参考
- 30.河北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学校
- 31.2022山东所有专科学校名单一览表山东专科学校最新
- 32.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_成都招生网
- 33.2025益阳民办中专学校有哪些益阳民办中专学校名单
- 34.铜陵一中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35.贵阳兴农中学网站网址
- 36.渭南师范学院学校代码是10723(学校代码)
- 37.2025湖北公办护理学校有哪些湖北公办护理学校名单
- 38.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阎良校区在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
- 39.2025年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
- 40.2023陕西师范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41.重庆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 42.西昌礼州中学2021年学费、收费多少
- 43.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哪些专业,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
- 44.女生学石油专业哪个好?(附适合女生的石油类专业)
- 45.2023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 46.濮阳市油田二高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47.河南高考二本分数线汇总(2012-2022年)
- 48.2025全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49.青岛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2025年招生简章
- 50.2025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 51.菏泽学院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 52.上海市崇明中学_上海招生网
- 53.2025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开设的专业一览表
- 54.广东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专科学校
- 55.江苏淮阴中学2020年宿舍条件
- 56.柘城二高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57.肇庆科技中等职业学校2025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
- 58.百色祈福高级中学_百色招生网
- 59.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历年招生分数线一览表(2023参考)
- 60.景德镇十大高中排名(最新)汇总
- 51.2023东莞市高中排名前十最新
- 52.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往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对象
- 53.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高铁乘务专业吗
- 54.广东省广州市卫生药学职业学校好吗_广州市卫生职业学院在哪里
- 55.中山市2023年中考落榜读读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有前途吗
- 56.广州公办职校有医学检测专业吗(广州职校有哪些专业?)
- 57.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招生简章及要求_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招生
- 58.梅州农业学校助学政策,资助政策
- 59.佛山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往年报名条件、招生对象
- 60.汕头三江科技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怎么样、好不好
- 61.广州荔湾区排名口碑不错的雅思培训机构一览
- 62.广州实力排名强的碳排放管理师考证培训中心
- 63.深圳龙华牛地铺老车,龙华牛地铺是什么路
- 64.广州江山画室|决胜广美!往年江山艺术学子共赴广美之约
- 65.广州太平洋电脑网(广州太平洋电脑网林达伟)
- 66.韵达广州寄内蒙古多少钱,广州邮寄包裹费用及邮寄包裹标准是什么
- 67.往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十大摩天大楼,深圳高楼有哪些大厦
- 68.深圳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 69.珠海香洲区排名好的GMAT培训机构学费一览
- 70.佛山人才网,佛山人才网找工作哪个好佛山鹏程万里人才网怎样httpfsjoobb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