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丨感受广州花都非遗之魅!往年“遇见非遗”系列专题展举行

南方观察丨感受广州花都非遗之魅!往年“遇见非遗”系列专题展举行

5月19日,花都非遗展厅开放仪式暨2022年“遇见非遗”系列专题展在花都区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涵盖国家、省、市、区级30个非遗项目,展现花都非遗的独特魅力,给广大市民群众们带来沉浸式、互动性的非遗体验。

开幕式上,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轮番展现风采,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广东醒狮“狮武”结合,尽显非遗之刚劲有力;钉金绣裙褂项目近年精品服饰首登花都T台,演绎非遗之时尚柔美;除精彩节目外,现场还设有非遗墟市供市民群众“潮玩”。

匠心之醇,器物之美。非遗文化不仅是博物馆里的记忆,更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文化。“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一门技艺、一项绝活不仅承载着悠悠岁月、文化记忆,还涵盖了一代又一代人衣、食、住、行、用、养等方方面面。展厅内,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沉浸式感受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人们惊叹于灰塑的鬼斧神工、广州珐琅的华美富丽、打铜作品的精妙绝伦、钉金绣裙褂的精美细腻,还有岭南传统香粉制作技艺、传统黄杞茶制作技艺、瑞岭盆景,粉香、茶香、花香久久不散,具有充足的经济价值、医用价值和学术价值……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将多彩的民俗风情、醇厚的民众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艺无止境的工匠精神。

沉浸式非遗展区——多彩非遗 活态呈现

展览通过“剧情演绎”的形式,让观众瞬间来到清末民初花县旧墟,开展一场穿越时空的非遗之旅。此外还设有非遗戏台、非遗景观等打卡留影场景,并提供戏服换装体验,吸引了很多观展者前来打卡。整个展览集赏、品、玩、观于一身,打造了一个花都非遗记忆静态观展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活态展示场地,让广大市民在享受视、听、嗅、触等鲜活的感官体验的同时充分感受花都区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项目综合展区—缤纷非遗 匠心独“韵”

美好生活,非遗常在。作为沟通历史和未来的“文化超链接”,读懂非遗之美,方能传承文化之根。让中国非遗活起来、传下去,“遗产”才能变成“财产”、“活态”才能迸发“活力”。现场除了沉浸式非遗展区,还设有非遗项目综合展区,以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综合展示全区30个非遗项目。据悉,今天的“遇见非遗”之多彩非遗专题展只是一个开始,今年5月到12月期间,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主题,期待您们的到来,共享非遗文化成果,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在花都遍地开花结果。

手绘VR非遗云展——绚丽非遗 动感表达

为加强非遗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展览开幕当天,花都区非遗VR云展厅正式上线,以“手绘+非遗”“VR+非遗”“数字+非遗”的时尚化、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向观众生动还原、讲述和解构我区纷繁多彩的非遗体系。花都区在大力整合非遗资源建设智慧保护数据库的基础上,首次推出全市首个VR手绘非遗云展览,通过语音讲解、图文展示、视频介绍等多种手段,集中呈现30项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项目特点、传承方式,实现“360度观展”体验,打造成为融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多维度数字智慧展厅、线上集聚展示基地和“活态传承”虚拟空间。云展厅创新展示方式,融入手绘漫画元素,以虚拟非遗墟市的形式再现热闹传统文化场景,更好地吸引青少年关注非遗文化,让花都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近年来,花都区非遗保护坚持齐抓共管、积极作为,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夯基础、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共有非遗项目30项,代表性传承人38人。据了解,花都区秉持“有传承,有创新”理念,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形式、新领域、新模式,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此次把非遗项目与沉浸式体验、手绘动漫等融合在一起,不仅为非遗接上时代的地气,更为非遗文化注入蓬勃的生机,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非遗走上时代和潮流的舞台。

(供图: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责编:袁铭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南方观察丨感受广州花都非遗之魅!往年“遇见非遗”系列专题展举行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35389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