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五年 | 广东推动乡村建设点上出彩面上美丽

感恩奋进这五年 | 广东推动乡村建设点上出彩面上美丽

原标题:五年感恩奋进|广东推进乡村建设,表面看是美好的。

农历三月,随着国家非遗茶园巡展的到来,有着800年历史的东莞茶山南社村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百年老屋如旧,青砖素瓦不减当年风韵,像一幅不可磨灭的历史画卷;居住环境改善后,南社村周边新修的道路、厕所、池塘等现代化设施让这里更加引人注目。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已投入966多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创建特色精品村1316个,美丽宜居村12214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美丽乡村互联互通,487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正式开启,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人类住区改造

9.8%的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改”

“欢迎来到曾坑,我的朋友……”悠扬的畲族民歌经常在河源和平曾坑村的茶园里飞舞,这里只有100多户人家,随时准备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凭借畲族文化、美丽的特色和优质的绿茶,增坑村在过去的四年里成为河源最具特色的农民丰收节之一。“近年来,该村先后完成了道路修复和立面改造,为游客参观和村庄接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曾坑村支书兰说。

从大山里的闭塞村落到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曾坑村的故事折射出广东“千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给全省农村带来的变化。近年来,这项富民工程在南粤大地迅速落地生根。

2019年4月,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同月,《进一步推进“千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行动计划》印发实施。5月,全省有11.9万个自然村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创建了1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

广东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展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江湖、美丽园区、美丽长廊“五美”行动,设计了“五壮士”、乡村振兴战略绩效考核、党委书记乡村振兴责任清单等。,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责任,不断开创赶超学习新局面。

目前,广东“三清三拆三整治”已完成15.3万多个自然村,覆盖率达99.8%。清理拆除旧泥砖房322万多间,清理整治违章建筑、垃圾、破墙1.3亿多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7%。全省获评全国乡村清洁行动12个先进县,广州从化区、肇庆四会市获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督导鼓励。

此外,全省行政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9%以上;“四好农村路”工程升级扩容,乡镇和行政村硬底化道路、行政村通公交车和农村道路均达到100%,基本实现百人以上自然村硬底化道路。

公共服务推广

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新活力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2020年以来,韶关乐昌北乡的特色芋头、马蹄莲红红火火。得益于电商平台的赋能,连远在东欧的客户都出现在了北乡镇的马蹄订单中。“没有网络覆盖、修路等一系列措施,电商平台无法入驻,我们也无法建立一条通达欧洲的销售渠道。”北镇委书记覃辉说。

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系统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罗必良看来,除了道路、移动互联网等硬件设施的完善,随着近年来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广东乡村的生活更加便利,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

五年来,广东各类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延伸。目前,全省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门办理”、“一站式服务”公共服务中心(站)基本全覆盖;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行政村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有25,996个村卫生站和30,529名乡村医生。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绿,让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新活力。

灰色的墙壁“变身”成了漂亮的墙画,曾经的臭水沟铺上了雨污分流管,杂草丛生的小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在汕尾陆河罗洞村,乡村景观的提升,让这个曾经常住人口不足500人的贫困村吃上了“旅游饭”。全体村民成立的旅游公司生意红火,他们打造的梅花节系列活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去年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

“洛洞村正在探索‘旅游+制茶’、‘旅游+洛洞木偶传承’等发展模式。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乡村旅游实践中看到了苗头。”罗洞村第一书记余说。

随着全省1239个行政村和6763个自然村的农房微改造,广东特色精品村和美丽宜居村分别达到1316个和12214个,其中42个村入选国家重点乡村旅游村,16个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示范县成为生态化、景观化。

全球农村振兴

47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工建设。

现在是初夏,红色的荔枝就要成熟了。曾经,如何保持集中上市荔枝的价格和数量,是广州从化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国家优势特色荔枝产业集群的建设,有望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随着联合利华、GPHL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荔枝深加工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目前,联合利华的食品品牌和薛璐正在开发从化荔枝冰淇淋,GPHL正在开展荔枝核和荔枝皮的药用研究,荔枝的销售周期有望大大延长。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从化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关键之举,也是广东打造乡村振兴标志性品牌、步入全国第一方阵的重要举措。佛山、茂名、汕尾等487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经启动。

明媚,乡村振兴示范带吸引全社会参与。在佛山,四季文旅、乡村伴侣文旅等行业龙头入驻或支持示范带建设,美的集团和当地乡村圣贤贡献力量支持。在茂名高州,财政资金杠杆撬动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文体贷”“荔枝贷”等信贷产品提供贷款共计1.3亿元,支持村民和企业参与乡村建设;在肇庆开封,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孵化基地和两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吸引了16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透露,下一步,广东将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把乡村产业作为示范带规划的重点内容,相互衔接,提升乡村特色。“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和文化发展,都要首先建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使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兴伟说。

[基层实践]

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张廉村:

提升格调,让村民

实现“靠山吃山”

平坦的水泥巷开在山间,点缀着各种工业园区、扶贫车间、民居、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学院...很难想象,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清远英德连江口镇张廉村的村民会吐槽最多的是“脏乱差”。

“过去,张廉村‘污水蒸发,垃圾被风吹’。下雨时,村道泥泞不堪,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张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陆回忆说。为了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在张廉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全村10个村民小组对4.5公里沙质道路进行了硬底化,拆除了周边老旧的泥瓦房,建设了村文化服务中心,以及道路、体育场馆、水渠、路灯、防洪堤、文化广场等村庄周边设施。

近年来,张廉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四点半班”,把孩子们放学后带进班里。社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传授课外知识,家长下班来接孩子。2021年4月,张廉中心村“乐善阁”正式开业,组织本地区70岁以上老人享用免费午餐,有效解决了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的实际问题,也为老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一茬又一茬,短板变成了“潜力板”。随着农村景观的改善,张廉村已经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转而依靠村里的4.3万亩林地“靠山吃山”。青核桃、麻竹笋、酥脆金桔等特产相继“出圈”,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村里还和企业合作引进灵芝种植,预计每亩年收入在万元左右。目前,张廉村发展的20多个产业大部分已建成投产,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2000元跃升至2021年的200万元左右。

目前,张廉村正积极融入英德“三镇一场”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一条连天古驿道有望串联英德山水,集徒步、越野、生态休闲等项目功能于一体,一条“张廉板块”旅游线路呼之欲出。

[记者]邵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

实施“千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推动广东的乡村建设,让它变得美丽。

编辑:舒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感恩奋进这五年 | 广东推动乡村建设点上出彩面上美丽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34082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