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业解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业解读

学院纵览

历史文化学院

电话:0531-88364475,88365488

网站:history.sdu.edu

院长寄语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之一大乐事。“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光荣。

杨向奎、郑鹤声、童书业、黄云眉、王仲荦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曾在这里执掌教鞭,使历史系成为海内外瞩目的史学研究重镇,而以这些学者为依托的《文史哲》杂志,更将山东大学的人文学术地位推向颠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一句表现的是顽强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二句强调的则是胸怀宽广、有容乃大的高尚品格。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加入历史文化学院,让我们一同揽万卷文集,汲百代精华,以世界之眼光、历史之思维、开放之视野、君子之胸怀,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和担当。

学院纵览

历史学科始终是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一门基础性和支柱性学科。上个世纪30年代,一大批著名人文学者在校任教,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上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山东大学历史系成为全国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院系之一,名家荟萃,形成了“八马同槽”的人文学科盛景。杨向奎、张维华、赵俪生、童书业、王仲荦以《文史哲》为阵地,就古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和农民战争等问题,发起了全国性的学术大讨论,山大的历史学研究迅速获得了全国学人的广泛赞誉和认同。1996年7月,以原历史系为基础,组建了历史文化学院。今天的山东大学历史学研究亮点纷呈,拥有一大批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产生了一批具有当代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明清对外关系史、史前及青铜时代考古、科技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古代史研究重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新兴交叉学科也有长足发展。

现有正、副教授近60位,博士生导师30余名,其中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一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特聘一级教授两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人,国家级教学名师一人,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两人,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一人。拥有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档案学6个本科专业;中国古代史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考古学国家级文科实验中心,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二期培育项目,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文化研究基地两个省级研究中心和一个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文化产业管理、档案学五个学术性硕士招生专业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考古学一级学科在第三次学科评估(2012年)中名列全国第三,六次发掘成果被列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成功申办向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专业介绍

2015年按历史学类、考古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三个专业门类招收本科生。半年或一年后可向文物与博物馆学、档案学、世界史专业分流。

【历史学类】

历史学类涵盖历史学、世界史两个本科专业。一年后可向档案学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分流。

历史学专业培养全面掌握中外历史文化基本状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较深的史学专业素养的学生。毕业生除可免试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外,还可在党政机关、企业、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文化管理、外事、涉外文化单位等部门工作。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世界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知识面广、素质全面的高级人才。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知世界历史文化与风俗民情,掌握一定的涉外活动技能。除了输送优秀研究生生源,本专业更注重为外事外交、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以及涉外企业等单位培养熟知世界历史与文化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档案学专业是山东省唯一设立的本科专业,开设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秘书与写作、电子文件管理等基础课程和丰富的选修课程。毕业生适宜到信息管理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档案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可推荐免试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古学】

考古学一学期后分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本科专业,皆授历史学学士学位。考古学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外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我国古代各阶段考古遗存的基本特征,了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并具备扎实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技能。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或考取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还可以在文物考古部门从事科研及田野考古工作,在文化文博管理部门和博物馆系统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在文化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外各类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和陈列设计的新理念,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并具备博物馆管理、文物鉴定和文物保护的基本技能。除升学深造外,还可在文物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在海关、新闻出版、教育单位等从事文物相关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融“文化创意”、“现代技术”和“产业化营销”于一体,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2004年初,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增设该本科专业,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特点(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和“文史见长”的学术优势,山东大学成为全国高校这一新设专业的首批承担者之一。

本专业培养具有纵贯古今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人类文化资源的积累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网络、文化出版、文化投资、动漫创意、影视演艺等管理方法,熟悉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品牌与项目管理、区域文化产业规划、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产业特点和管理经营方式,掌握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基本规律,熟悉文化政策与法规,具备创意、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的实际能力。一年以后可以向档案学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分流。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温馨提示:本栏目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初步参考,倘若涉及您的重大决策,建议查看官方网站或其它权威渠道。投诉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业解读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29465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