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怎么读|帛的拼音|笔画|组词|汉典“帛”字的基本解释

帛怎么读|帛的拼音|笔画|组词|汉典“帛”字的基本解释

  拼音: bó

  部外笔画: 5

  笔画数: 8

  部首: 巾

  五笔: RMHJ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bó ㄅㄛˊ

  1.丝织品的总称:布~。~书。~画。化干戈为玉~(喻变争斗为友善)。竹~(指书籍)。简蠹~裂(书坏了)。

  【基本解释】

  〈名〉

  1.(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2.同本义 [silks]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 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3.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4.指帛书 [book copied on silk]

  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古籍释义】

  1.说文解字

  卷七下 帛部 旁陌切(bó)

  缯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属皆从帛。注:

  缯也。《糸部》曰:缯,帛也。《聘礼》《大宗伯》注皆云:“帛,今之璧色缯也。”

  从巾,白声。旁陌切,古音在五部。

  2.广韵

  傍陌切,入陌竝 ‖白声铎部(bó)

  帛,币帛。《尚书大传》曰:“舜修五礼、五玉、三帛。”又姓,出吴,《神仙传》有帛和。

  3.康熙字典

  寅集中 巾部 帛·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5

  《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薄陌切。并音白。《说文》:缯也。《广韵》:币帛。《易·贲卦》: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书·尧典》:五玉三帛。传:三帛,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元,附庸之君执黄。《周礼·春官·典命注》:帛,如今璧色缯也。《左传·闵二年》:卫文公大帛之冠。注:大帛,厚缯。《后汉·邓后纪》:必书功於竹帛。注:帛谓缣素。

  又执帛,官名《前汉·曹参传》:乃封参为执帛。注:张晏曰:执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又草名。《尔雅·释草》:帛似帛,华山有之。疏:华山有草,叶似帛者,因以名云。

  又姓。《神仙传》:吴有帛和。《水经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又叶仆各切。音薄。《礼·礼运》:以烹以炙,以为醴酪。治其丝麻,以为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

  【帛的组词】

  1.成语组词

  带有帛的成语:

  布帛菽粟 垂名竹帛 化干戈为玉帛 名垂竹帛 衣帛食肉 衣不重帛 子女玉帛

  2.常用词语组词

  帛字开头的词语:

  帛画 帛书 帛丸

  带有帛的词语:

  财帛 功垂竹帛 毫帛 简帛书 粟帛 玉帛 玉帛笙歌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帛怎么读|帛的拼音|笔画|组词|汉典“帛”字的基本解释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2768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