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赏析(七):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

钢琴曲赏析(七):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

钢琴曲赏析(七):门德尔松 随想回旋曲OP14

随想回旋曲 Rondo Capriccioso Op.14 是门德尔松最著名的的钢琴曲之一,在音乐会上是很常见到的。这首作品最早是以“练习曲”之名于1828年出版,经修订成为当今使用的版本,并冠名为“随想回旋曲”于1830年出版。乐曲包括随想曲和回旋曲两部分,随想曲部分为E大调,回旋曲部分为e小调,具有浪漫派的音乐风格,并可以看出受韦伯的《音乐会小品》Concert Stuck 的影响,乐曲好似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典雅、优美、风姿卓越,楚楚动人。

回旋曲这种音乐形式在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已经是发展非常成熟的音乐创作题材,能够让作曲家将自身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体制中,帮助音乐家认清现实,能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

同时,由于门德尔松的家境富裕,母亲也是钢琴艺术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学习钢琴创作,对于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有独到的理解。同时,门德尔松熟知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音乐创作风格、结构思维,他在童年时就已经作出此曲。

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是其童年时期音乐创作的重要表现,在其中,他以浓重的情感笔墨对美好生活赞美。作品以回旋曲形式为主,他大量加入了自身情感和浪漫主义元素,让其能够很好的进行抒情表达。本部回旋曲一共242小节,由一个26小节的引子来统御主体,向观众说明该作品的意义和人文特征。

《随想回旋曲》的序奏,在E大调上采用行板的速度进行延伸,整个框架中规整的并列单二部结构,旋律具有浓厚的诗意化特征,有很好的情感表达作用,既突出了门德尔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门德尔松的情感寄托。左右手旋律线条有着强烈的对比效果,并构成和声序列进行,利用歌声导出整部曲的主题风格,给人以欢快明亮,美的享受。

主部A采用了奏鸣回旋结构写成,旋律急促,蜿蜒曲折,采用6/8拍。这里主要体现出门德尔松的诗意想象,他所关注的社会、生活及自然。这部曲从一开始演奏就采用舞曲节奏、旋律为主,加之顿音的使用,使音乐充满了想象空间,引导人们畅游在诗意化的音乐海洋中。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艺考

问题回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钢琴曲赏析(七):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OP14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17667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