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利诱文明

以小利诱文明

安徽师范大学食堂推出“文明特价”,规定学生使用文明用语可享受优惠。这是好事。文明就这样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会变得有礼貌,并通过每天使用文明的语言逐渐成为“文明人”。

把“文明”和食堂打折联系在一起,难免让人质疑,“文明”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怎么能和钱挂钩呢?这似乎玷污了“文明”!其实不是,在现代功利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的目光都在“钱”上,根本不在乎什么啰嗦的文明用语。只有蝇头小利,才能让他们的心活起来,讲究文明用语。在大学里,一天要吃三顿饭,所以要说三遍文明用语。人们都说养成好习惯只需要二十一天,何况大学四年?每天说三遍,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就会深入你的内心,这比口头空说什么“要文明”之类的要好得多。既然效果显著,为什么不应用微利呢?

各行各业都要有人吃螃蟹。安徽师范大学在倡导文明用语上做了一个接地气的大胆尝试。虽然这个方法整体上还是有缺陷的,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文明,但是这个势头还是很好的。每一个完美的计划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来纠正,在https://Www.zUowEnWang/.这种提倡文明用语的做法的背后,正如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理念。历史和人民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正确的。如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走上了小康之路。以此类推,这种倡导文明用语的方式也是可行有效的。

“吃螃蟹”创造了一个好方法。

事实上,使用文明语言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最近某报刊登了一个小学生的“伤心日记”:“我试着打我妈的背,她却一直看手机。”孩子孝顺,父母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傻子。时间长了,他们甚至认为只有傻子才会打父母的背,文明语言只有傻子才会整天挂在嘴边。用优惠的菜价吸引学生讲文明语,其实是给学生一个鼓起勇气的机会,让他们敢于讲文明语。经过日复一日的强化,他们最终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处处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我们一直在叫嚣“文明”“文明”,平日里却总是把文明抛在脑后。相比之下,不如抓住人们的心理,用小利诱惑他们,让更多的人敢于讲文明,习以为常,对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抱有一点希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以小利诱文明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41907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