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景气上扬

贵阳:景气上扬

原标题:贵阳:繁荣崛起

贵阳始发的一整列中欧班列。杨文斌摄

半月谈记者向

以前,贵阳总是给人偏远落后的印象。现在,这里有着“夏都、中国谷、西南交通枢纽”的光环,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的核心区。

近10年来,贵阳的经济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奋力后发的贵阳,在守住发展和生态的底线上,展现出坚韧、后劲和热情,继续以超常规举措擦亮名片、扭转形象。

城市生态建设彰显“韧性”

贵阳开门见山,号称临城。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喀斯特地形使得这里的地理空极其破碎。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压力陡增。我在家不敢开窗。出门的时候身上都是灰尘,手上的汗都能搓出泥来...这是肮脏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是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戴建伟说:“经过一些调查,污染源不仅来自工厂,还与人们使用燃煤炉灶取暖和做饭有关。”

贵阳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经常阴雨连绵。当混有大量二氧化硫的黑烟上升空与低而薄的云层相遇时,“就像捧着一个罩子,难以呼吸”。

从1996年开始,贵阳大规模禁止明火炉灶,改用液化气。2001年,通过清洁能源改造等多项治污减排措施,成功摘掉了“酸雨城市”的标签。2003年,首次实现了无酸雨。

新的攻击仍在继续。蜿蜒曲折的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属于长江流域和乌江水系,全长100多公里。这些年来,“久治不愈”。由于失去了净化能力,成了“失去生命的河流”。

大力开展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通活水、生态修复,新建污水处理厂18座,对19条大型排水沟渠进行污水处理分流……桂阳生态环境局局长柏杨说,虽然治理难度大,但近年来,通过以上措施,碧水绿岸的美好景象不断重现。

2021年,贵阳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7%。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远发展的最大资本,能否保持至关重要。贵阳提出,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空大气常清新。

姜成摄贵阳喀斯特公园

数字市场储存“耐力”

2014年,“大数据浪潮”呼啸而来。谁能想到,贵阳抢风了。全国政协委员连说,当时只有贵阳把大数据作为整个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全力推进。

2014年1月,国家批准在贵阳和安顺之间设立贵安新区,重点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三大通信运营商,腾讯,苹果,华为等。已经来投票了。如今,这里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8个大型数据中心,超过80%的计算能力服务于省外。

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实验区展示中心...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许多带有鲜明标签的高楼。

在此落户的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整合气象、遥感数据,自主研发了防汛抗旱形势分析系统和东方祥云山洪快速预警平台,已在多地被采纳应用。

新业态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麻烦”。合资芯片制造戛然而止,全城免费WiFi无以为继,数据交换破产重组...一系列项目受挫,也让贵阳社会更加脚踏实地。

贵阳正在深耕数字经济“试验田”,力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去年,全市带动1000多家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融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

通过全力打造数据中心集群、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大千亿大数据产业集群,2021年贵阳数字经济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今年,这一比例有望提高至42%。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将继续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抓住“算东算西”等国家战略机遇,把数字经济作为第一动能,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强劲的工业市场引人入胜的“驱动力”

走在街上,还能看到一些被称为“背篼”的农民工。贵阳的景观也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不是沿江、沿海、沿边,贵阳以前地理位置很差。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延伸,贵阳已成为西南交通枢纽。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缺乏相应的生产和市场,仅靠物流,充其量也就是“走廊经济”。更何况,面对周边省市的“虹吸效应”,贵阳能承受住压力吗?

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工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强省会’首先是做强产业,重点是产业,重点是制造业。”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说。

为此,贵阳明确由市领导牵头,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磷化工产业、生态特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铝及铝加工、健康医药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

杜英国际路汇通物流港一期正式投入运营,贵阳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开通...去年以来,贵阳综合保税区在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上喜事连连。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表示,将继续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全面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

去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下,贵阳继续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业投资增长31.2%。今年,全市上下将全力推进工业倍增,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贵阳:景气上扬
本文地址:http://vmwizqzk.55jiaoyu.com/show-33013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